正文 第一七七章 河豚之喻(中)

>

这不只是让中原的儒生懵圈,不知道到底是站农民军一边,还是直接投大明蓟国公大将军吴三桂为先君报仇。

日本这边的儒生也是出现了剧烈的思想混乱,一直“不争论”的马肝之论再一次被翻出来。到底谁是正统?谁对、谁错?

之后大顺这边废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改用保天下的口号,荆襄涅槃,日本这边一揆渐多,怕大顺这边的反抗思想影响到日本国内的统治,再加上南明借兵和大顺之间结下的梁子,之后就断绝了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现如今刘钰又翻出来了类似的话题,大顺在保天下、保名教,打一顿日本,到底是对?还是错?

日本的儒生能产生“若孔孟为主将、来征日本我们该怎么办”的疑惑,是因为本身就有这种疑惑,所以才问。如果没有这种疑惑,当然就不会问。

而且本身大顺也确确实实没割地,对马和隐歧岛,那是为了名教之德“以直报怨”,割给琉球了,恰好是琉球割让北方五岛的两倍时间。

不管事后琉球是否“主动”交给大顺代管,反正大顺是没割日本的地。

开埠那是租地,给租子的。本身长崎就有唐人町,这也算不得啥大事。开埠是为了提高日本的米价,改善武士儒生和农民的生活;开埠是为了让日本的百姓得到充足的货物。这都是很仁义的。

虾夷按刘钰所说,那是罗刹国南侵,日本根本没能力攘夷,大顺作为天朝,是有义务去攘真正的夷狄的。

这种疑惑,可以说是自遣唐使以来、至明中晚期宋儒之学开始在日本扩张所引起的思想大混乱的体现。

而刘钰的诡辩和借题发挥,只是把这种思想大混乱引爆的导火索。

从明末开始,日本儒生涌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思想。

这不是说朱子学还是古儒学的争端,那争端,实际上是打着先秦旗号想往前走的、和打着宋儒之学想往后退的争端,牵扯的还是经济问题。

这里说的三种思想,是关于华夷问题的。

一派认为,自己就是夷狄,就该努力学习中华文化,恨不能生在中华。

一派则认为,日本自己也可以叫中华,只要符合礼、符合比周边民族先进、有藩属朝贡体系,那么中原可以叫中华,日本也可以叫中华。

中华是个文化概念,只要儒学守礼就是中华,和地理没有任何关系,称呼中华的时候应该改为地名如震旦、支与那。中华是中国的自称,在日本,中华就是日本的自称。

还有一派则认为,日本才是中华,中国根本就不是中华正统。

因为日本国万世一系,在降生的那一天,就是按照天道的礼仪所定型的。儒家礼法,是天地大道,殊途同归,日本产生儒家大义的时候,可比周公孔孟早多了。

日本之所以多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相关阅读: 直播地球之五十亿年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叶尘池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战神:从奶爸开始妖女哪里逃宋先生,请保持距离三国重生之我是袁绍影视世界王牌特工穿成小可怜后我被顾爷捡走了我有一本愿望手册墨色半生香开局10000属性值宋家夫人不好惹我的客户不一般迪迦的传说权游从领主爆兵系统开始漫威的神王状元郎他国色天香我体内有仙府洞天异星遗迹猎人